近年來,隨著大型城市污水處理廠的建成,作為污水廠附屬產品的臭氣,以及相應的臭氣處理也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關注。城市污水處理過程中產生的臭氣主要在進水泵房、初沉池、曝氣池、儲泥池、污泥濃縮池、污泥脫水機房以及堆棚處。這些致臭物質主要有硫化氫、氨等無機物和低分子脂肪酸、胺類、醛類、酮類、醚類、鹵代烴等有機物。據分析,成分中氨的濃度第一,其次是H2S;臭氣的強度中甲硫醇,其次是H2S(其臭氣強度達到了強臭的程度)。這些污染物具有易揮發、嗅閾值低等特點,嚴重污染周邊居民的生活環境,危害人體健康,而且對污水處理廠的金屬材料、設備和管道具有強烈腐蝕性,因此采取除臭措施非常必要。
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公眾環境意識的日益增強,城市污水處理廠的惡臭污染也就成為亟待解決的首要問題。因此在建設污水處理廠的過程中,除了設置必要的污水、污泥處理與處置系統外,還需針對污水處理廠臭氣物質的成分和臭氣的強度,選擇合適的除臭技術,設置經濟有效的除臭系統。
污水處理廠常用的幾種惡臭處理技術進行技術經濟因素綜合比較分析,以尋找效率、低能耗、無二次污染的除臭技術,為城市污水處理廠選擇除臭系統提供科學依據。
污水處理廠常用的除臭技術及應用現狀
城市污水處理系統由于其特殊性而具有成分復雜多變,有毒有害、動態負荷以及排污持續、近居民區,且多時候是短時間突發的,難于捕集和收集,也給治理帶來困難。目前污水處理廠工程上常用惡臭氣體技術主要有生物濾池、生物滴濾塔、生物濾床活性炭吸附、能離子除臭、化學除臭和活性氧除臭等。
1、生物濾池
生物濾池主要包括增濕器和生物處理裝置兩部分。由引風機收集的臭氣經增濕裝置預處理(有的預處理還包括溫度調節、去除顆粒物等)后進入生物處理裝置,氣體中的污染物從氣相主體擴散到填料外層的水膜并被填料所吸附,終降解為二氧化碳、水等,處理后的氣體從生物濾池的頂部排出。生物濾池的填料層是具有吸附性的濾料(如土壤、堆肥、活性炭等)。堆肥生物濾池因其較好的通氣性和適度的通水和持水性,以及豐富的微生物群落,能有效地去除烷烴類化合物如丙烷、異丁烷,對酯及乙醇等生物易降解物質的處理效果更佳。
2、生物滴濾塔
生物滴濾塔主體為填充塔,內有一層或多層填料,填料表面是由微生物區系形成的幾毫米厚的生物膜。含可溶性無機營養液的液體從塔上方均勻地噴灑在填料上,液體自上向下流動,然后由塔底排出并循環利用。有機廢氣由塔底進入生物滴濾塔,在上升的過程中與潤濕的生物膜接觸而被凈化,凈化后的氣體由塔頂排出。在歐美、日本等,生物滴濾塔工藝被應用于污水廠臭氣處理工程中。
3、生物濾床
生物濾床除臭原理是將氣體收集并加濕后通過管道輸入生物濾床底部并使其擴散于土壤內,臭氣中多種污染成分溶于水后吸附于土壤穎粒表面。經過一段時間在土壤顆粒表面可逐漸培養出針對致臭物質的微生物,并可不斷將致臭物質分解,完成脫臭。生物濾床法的工藝流程為:臭氣收集→風管輸送→抽風機→預洗池加濕→生物濾池→排氣。濾床填料可采用海綿、干樹皮、干草、木渣、貝殼、果殼及其混合物等。廣州獵德污水處理廠采用洗滌-生物濾床聯合除臭工藝對污泥濃縮池、脫水間臭氣進行處理,NH3去除率大于90%,H2S去除率大于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