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廢市場規模預測
“先進工藝+嚴格管理”促成危廢處置產能加速釋放。受益于近幾年監管與工藝瓶頸被突破,行業進入快速擴容期:(1)重拳執法加速需求釋放:受益于2016-2017中央環保督查、“清廢2018”行動、第二次全國污染源普查啟動,促使危廢處置需求釋放。(2)新工藝推廣加速供給釋放:水泥窯協同處置工藝的推廣,突破了行業長期產能擴張慢、大宗危廢無法處置的困境。在工藝與監管瓶頸突破后,供需缺口尚未消除,意味著行業放量與收儲價格維持高位。
全國危廢處置產能過去兩年快速增長:2017-2018年是全國危廢產能快速放量的兩年,總體產能規模較之2016年末的水平,增長48%,達到8002萬噸/年,包括,資源化綜合利用5724萬噸/年、填埋200萬噸/年、焚燒(專業焚燒+水泥窯協同)641萬噸/年。其中,產能稀缺度較高的焚燒、填埋兩種產能,分別較之2016 年末新增142%與87%。
根據全國各省危廢項目環評公示信息的統計與分析,到2023年末目前已知儲備產能全部投產時,全國危廢投產產能規模將達到1.51億噸/年,較之2018年底增長88%。其中,資源化綜合利用產能1.06萬噸/年,較2018年底增長 86%;醫廢焚燒產能達到161萬噸/年,較2018年底增長34%;填埋產能達到 574萬噸/年,較2018年底增長 188%;焚燒類產能達到1996萬噸/年,較2018 年底增長211%。
行業視界。1、全國范圍快速布點,由點及面:由于地方政府對于危廢產能批復的審慎性原則,確保產能規模與本區域產廢規模接近即可,因此先入者具有顯著的壟斷優勢,爭奪的焦點會在危廢產量大、產能缺口顯著的地區。在兼顧布局速度和成本的情況下,收購環評批文是成熟危廢企業擴張的主要方式,新入者則應該收購成熟的運行產能。2、一站式收儲+多工藝處理:危廢處置企業通過持有盡可能多的危廢品類處置牌照,為產廢企業提供一站式服務,將顯著減少客戶不同危廢的貯存與管理難度,企業粘性也相應顯著加強。對于不同種類的危廢,采用相應的工藝處理,提質增效。例如傳統專業焚燒工藝,適宜處置少量多種危廢;水泥窯協同處置工藝,適宜處置大宗危廢;資源化工藝,適宜處置含貴金屬的危廢。3、規范化、標準化、精細化經營:危險廢物經營單位由外延擴張式的規?;偁庌D為內涵升級式的品質化競爭。在這個過程中,技術更先進、處理成本低、管理有優勢、安全風險低的企業將獲得競爭優勢。經營單位必須不斷提高精細化和規范化管理水平,并以服務和管理的標準化推動精細化、規范化管理,進而擴大了危險廢物處理的工藝技術標準化需求。